榮格分析心理學過去曾聽說,但一直沒有研讀,原因是他的學說太複雜了,像神話一樣。潛意識解夢之類已夠難解,榮格更創出集體潛意識、原型等概念。其中集體潛意識最難理解,它指的是全人類共有的潛意識內容。為甚麼個人裡會存在著全人類的潛意識呢?暫時以我膚淺的瞭解還未能參透。
但對當中的自性化(individuation)歷程著迷,它是指個人的整合,在真實生活中認識和發展心靈與潛能,人格忠與自身的自性(Self)。人到中年,感受到心靈需要轉化,重新疏理。所謂的中年危機,不就是營營役役了半生,卻仍未到不惑之年;反之,卻在尋找生命下半場的意義,同時又負擔著重重的經濟壓力,無奈之餘又難以找到突破的位置。
為著生活,在工作場所多年,壓仰著情感,帶著沈厚的面具。戴久了,照鏡也認不出自己,看不到心裡久藏著的樣貎。不習慣說出心中真實的聲音,缺失了自我對話,疏遠了自己,就疏遠了情感,感受亦變麻木,成了無感的現代人。
人總需回歸自我,停歇了十多年的心靈探索,需要重新啟動。記得大學階段到剛畢業的一段日子,為著將來的方向而迷茫。不停的探索內心,尋問人生的方向。投入工作之後,就只為著充實專業知識,期盼著累積財富,早日退休,忘了本來的自己。
一帆風順地過一生,這是童話世界。現實不忘給你困境與壓力,但也促使你去思索,擴展潛力去應對。心靈感到枯竭,自有它的法則,輕聲細語地提醒,需要吸收滋潤心靈的東西。這幾年我不斷地閱讀小說,想要回到文學世界,在小說中奔馳,令我感到無比的自在,有回歸自己之感。
剛好榮格心理學有由毛毛蟲轉化成蝴蝶的蛻變隱喻。毛毛蟲不斷吃,吸收養分;之後繭化成蛹,進入心靈的黑暗;經歷禁錮的考驗,脫繭而出,轉化成展翼飛舞的蝴碟,成為真正的自己,發展潛力,活出新的靈魂。
蝴蝶轉化的隱喻,為中年危機帶來新的轉機。勇敢卸下面具,不必費力迎合社會的眼光,刻意展現光明燦爛。面具卸下,嘗試走進黑暗,與長期被壓仰的陰影對話。它是一個療癒的過程,尋求整合,跟自己和解,再重新出發。
喜歡目前的領悟,心靈的黑暗並不可怕,脫繭轉化之後,飛躍而出的是能量充滿的新生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